贯点 | IPMS贯标认证助力史丹利高质量发展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史丹利”或“公司”)成立于1998年,于2011年登陆深交所,主要从事高塔肥、水溶肥、生物肥、中微量元素肥等新型肥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年生产能力520万吨,其中高塔复合肥产销量居全国第一。公司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个科研平台。拥有发明专利58项、注册商标203项,驰名商标3项,品牌价值27.5亿。“十三五”以来,公司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史丹利的复合肥产品

  史丹利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为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于2016年4月启动贯标工作,同年经中知(北京)认证有限公司审核后取得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获证后,公司继续运用GB/T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同时坚持按期监审,以审促进,推动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成效稳步提升。
  一、建立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机制
  重点条款:
  7.4.1c 有条件的企业可将知识产权纳入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对知识产权风险进行识别和评测,并采取相应风险控制措施。
  公司对经营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合同签订、研发、销售等环节的知识产权风险一一细细甄别,并针对性的采取风险规避措施。例如,在人力资源管理环节,引入员工入职知识产权背景调查,知识产权核心岗位签署知识产权声明,设置离职知识产权事项提醒;合同审查环节,将知识产权权属和保密条款作为知识产权合同的必备和重点审查条款;产品侵权风险防控环节,利用第三方软件,结合公司重点研发方向,对复合肥领域的专利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确保公司产品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二、实现知识产权信息化管理
  重点条款:
  6.2a 根据需要配套相关资源,以确保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运行:软硬件设备,如知识产权管理软件、数据库、计算机和网络设施等。
  专利管理涉及多种不同类型的文件,过程复杂,文件繁多。公司全面梳理专利工作,形成了OA专利申请、授权备案、终止保护等流程,实现了从专利申请、审理、授权到后期维护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针对专利从技术交底书的提交到最终授权的全周期信息实施记录保存;运用知识产权第三方信息数据库,发掘行业技术创新突破口,实时掌握竞争对手现状,建立公司内部的行业专利情报数据库。
  三、构建知识产权全方位保护体系
  重点条款:
  7.4.2a 及时发现和监控知识产权被侵犯的情况,适时运用行政和司法途径保护知识产权;
  7.4.2b 在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时,评估通过诉讼、仲裁、和解等不同处理方式对企业的影响,选取适宜的争议解决方式。
  公司重视市场维权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市场管理、争议解决等维权制度,保证了制度的合法合理和可执行性。当侵权案件发生时,市场部门组织证据收集,结合公司的知识产权储备和发展规划,评估诉讼、仲裁、和解等不同处理方式对公司的影响,选取适宜的解决方式,维护公司合法权益。近年来,公司通过知识产权行政途径共计查处假冒案件267起,涉案金额达5000余万元,累计完成商标异议47件,无效宣告20件,商标撤销申请3件,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和公司权益。
  “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在中知专业团队的悉心审核和帮助下,史丹利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于细微处也日趋完善。自2016年首次通过认证以来,公司相继被认定为山东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19年,经山东省知识产权局破格推荐、层层选拔和严格评审后,顺利通过专家组答辩,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公司的知识产权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公司将持续实施知识产权管理战略,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创造美好农业贡献史丹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