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三花智控”或“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生产和研发制冷空调控件元件和零部件的厂商。经过多年发展,三花智控已成为松下、大金、三菱、东芝、日立、富士通、LG、三星、开利、特灵、约克、格力、美的、海尔等世界著名制冷、空调主机厂的战略供方和合作伙伴。公司旗下电子膨胀阀、四通换向阀、电动切换阀、干燥过滤器、截止阀、方体阀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占据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三花智控始终坚持“专注领先”的经营理念,以“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为保障,推进“技术领先”战略稳步实施,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公司于1997年发布了第一版《专利工作管理办法》,并陆续出台《知识产权信息获取管理办法》《专利(申请)权转让及许可管理办法》《知识产权应急管理办法》《商业秘密管理办法》等十余个有关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在全体三花人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在国内拥有授权专利25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超过千项。
三花智控监督审核现场
为了进一步推动公司知识产权管理的规范化,降低生产、经营、销售各主要环节的知识产权风险,三花智控于2013年启动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工作, 并保持体系有效运行至今。
自贯标认证以来,三花智控知识产权管理的规范性和系统性显著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PART1.
重点条款
6.4 信息资源
a)建立信息收集渠道,及时获取所述领域、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信息。
公司完善了知识产权信息的收集渠道,改进了知识产权信息收集后的反馈和应对措施,有效确保了公司能够发现知识产权风险并且第一时间采取应对策略。
PART2.
重点条款
7.1 获取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 根据知识产权目标,制定知识产权获取的工作计划,明确获取的方式和途径;
b) 在获取知识产权前进行必要的检索和分析。
公司针对各技术部高新项目展开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年度目标,明确了预获取知识产权的类型、方式和途径;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公司对各技术部都提出了检索要求,以避免研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公司将专利检索分析流程和专利申报流程串联,实现了专利从检索、分析到申报的无缝对接。
PART3.
重点条款
6.1.6 激励
明确员工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的奖励和报酬;明确员工造成知识产权损失的责任。
公司在专利的申请阶段和授权阶段都给予了发明人相应的奖励,不仅提高了技术人员申报专利的积极性,还确保了专利方案的技术优、效果好。自奖励制度实施以来,公司每年申报专利数量均达到数百件。
近日,公司接受了中知(北京)认证有限公司的监督审核,体系运行的效果获得了审核组专家的一致认可,公司工作人员对标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今后,公司将持续加强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水平。